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管理 > 正文

精益生产内涵(精益生产内涵是什么)

2024-07-20 10017 0 评论 市场管理


  

本文目录

  

  1. 精益之道与企业文化的内涵关系
  2. 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
  3. 精益生产管理有哪些内涵
  4. 精益管理的概念是什么
  5. 什么是精益生产的核心

一、精益之道与企业文化的内涵关系

1、精”,表示精确,精良,精美,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的急需产品(JIT,Just In Time);“益”,包含利益,效益等,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概括的说,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

  

2、精益生产方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当时,在激烈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中,特别是1973年的石油危机冲击下,丰田以适应“市场多元化”需要,以顺应“多品种小批量”的市场需求,以不同于当时的传统的大批量生产的全新生产方式充分显示了其巨大的竞争能力,使世界工业界为之震惊。

  

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于1985年组织了世界15个国家的熟谙汽车生产的专家,投入了5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成立了国际汽车计划IMVP(International Motor Vehicle Program)研究中心,对丰田公司这一新的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16个国家和地区的23家世界著名汽车公司进行了历时5年的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和比较,于1990年发表的一篇关于世界汽车制造业现状的调研报告“改变世界的机器”中,提出这一全新的概念Lean production(LP),原译为“瘦型”生产方式,后翻译为精益生产方式。

  

4、精益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模式,之所以能取代老的模式的主要原因是它具有快速应变的能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更能适应市场变化,更加容易取胜。精益模式从企业的经营观念、管理原则到生产组织、生产计划与控制、作业管理以及对人的管理等各方面,都与传统的大量生产方式有明显的不同,并区别于手工作业的单件小批量生产方式。

  

二、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

核心思想: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1、追求零库存:精益生产是一种追求无库存生产,或使库存达到极小的生产系统。

  

2、追求快速反应:为了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精益生产者开发出了细胞生产、固定变动生产等布局及生产编程方法。

  

3、企业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精益生产方式成功的关键是把企业的内部活动和外部的市场(顾客)需求和谐地统一于企业的发展目标。

  

4、人本主义:精益生产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把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视为企业的宝贵财富。

精益生产内涵(精益生产内涵是什么)

  

1、从内部效率角度来说,依赖外延增长就可以发展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企业普遍进入到内涵式发展的时期,必须提高效率了,不是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时候了,要向效率要效益了。

  

2、精益生产是属人的,生产的组织方式说到底人的组织方式。精益生产表现出来是物、是工具方法,但根本上它是成体系的全新的不同于以往的质量观、成本观、效率观、人才观。

  

3、管理技术是固有技术产生的土壤。因此,对于谋长求远发展、谋求积累固有技术积累的企业,肯定必须是重视管理技术的,而持续深入地推进精益生产,对企业沉淀高附加值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精益生产

  

三、精益生产管理有哪些内涵

1、1企业的行为活动:必要增值的行为活动,必要不增值的行为活动,不必要不增值的行为活动,精益就是解决不必要不增值的行为活动的

  

2、2精益分为精益生产/物流/工程/培训,目的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物流流,导入工作方法/精益工具,提高员工能力

  

3、3,精益生产常见的几种手段:1已知问题,上精益工具,解决2建立生产效率/OEE管理流程,通过KPI暴露问题,上精益工具,解决问题3开展合理化建议,全员降低7大浪费4价值流优化 5 6西格玛

  

四、精益管理的概念是什么

1、精益管理就是要求企业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及时的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精益管理的目的就是企业在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与服务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

  

2、“精”就是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时间,尤其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和耗费,高质量。“益”就是多产出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升级的目标,更加精益求精。

  

3、作为一个食品企业,应该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深化改革,优化制度体系建设,完善成本控制模式,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加快市场反应速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在以下方面已经有无数的实践证明是取得成效的:库存大幅降低,生产周期减短,质量稳定提高,各种资源(能源、空间、材料、人力)等的使用效率提高,各种浪费减少、生产成本下降,企业利润增加。同时,员工士气、企业文化、领导力、生产技术都在实施中得到提升,最终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对于服务型企业而言,提升企业内部流程效率,做到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可以缩短缩短从顾客需求产生到实现的过程时间,大大提高了顾客满意度,从而稳定和不断扩展市场占有率。

  

5、精益管理的推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难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是一场持久战。很多企业的高层往往急于见到成效,刚开始全力拥护精益理念的推广,会投入部分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在推行的过程中发现越来越难,现场极容易反弹,于是就产生了怀疑态度,逐渐的失去了信心。中层管理者和员工是最先接触到这些问题的,而高层的态度直接决定他们的行动。

  

6、很多企业过于强调管理中的严格层次关系。对员工的要求在于严格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人被看作附属于岗位的“设备”,对员工的成长缺乏支持和鼓励,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协调性,长期以往,逐渐的失去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7、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思维下,强调市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每个企业以财务关系为界限,优化自身的内部管理。而相关企业,无论是供应商还是经销商,则以对手相对待。企业过于强调自身的利润,认为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降低采购成本,这就面临两个问题:供应商管理的问题和外购产品合格率的问题。

  

8、新的供应商的开发造成了生产过程中出现同一批次的产品使用不同厂家提供的零件,产品的可追溯性不能保证。同时供应商内部的4M变更、工艺变更等是否及时告知也是供应商管理中的难点。

  

9、企业寻找新的供应商进行比价采购,由于供应商的加工能力不同,那么加工出来的零件质量也就参差不齐,这也必然导致企业自身产品的直通率降低,生产成本变相增加。

  

10、精益生产方式的库存管理强调“库存是万恶之源”,将生产中的一切库存视为“浪费”,但它一方面强调供应对生产的保证,另一方面强调对零库存的要求,但一般企业都会为了保证生产的供应建立一定的库存,于是就出现了制品库存和成品库存,这就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库存也掩盖了生产系统中的缺陷与问题。

  

11、在精益生产推行过程中受传统质量观念的影响,把出现一定量的次品看成生产中的必然结果,认为这种概率性的质量问题产生是正常的。这就导致了不合格品率居高不下,设备不能满足工艺加工要求,可动率无法提高。

  

五、什么是精益生产的核心

1、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将目标定格在完美上,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增强生产灵活性、提高质量、实现无废品和零库存等手段,以此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2、同时,精益生产把责任下放至企业的各个层次,采用小班工作法,充分调动全体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缺陷和浪费及时地消灭在每个岗位上。

  

3、通过对系统的结构、人员的组织以及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进行变革,从而使生产系统可以非常快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多余的东西精简,从而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

  

4、具体而言,精益生产中的“精”指的是精良、精确,“益”指的是利益、效益等等。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的前提下在适当的时间内生产出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以此获取最大化的利益。


复制成功